互联网
Kafka 高可用要注意 __consumer_offsets topic
最近折腾 Kafka 的迁移和高可用时,两次碰到了这个坑,所以专门记下来并分享下,就是 __consumer_offsets topic 的 replication factor 一定要大于 1,具体可以看上边链接的文章,讲得非常清楚了。另外再说一个我自己碰到的误区吧,Kafka 停止的脚本是 kafka-server-stop.sh
,但是脚本执行完后 server 是要经过一个清理的过程才会停的,所以如果看进程还在的话要等一会儿,不要着急着直接杀进程,否则可能会丢失数据,而且下次再启动时恢复又要好长时间了。
人文
推荐 Alan Walker 的几首歌
非常天才的一个音乐制作人,最近听了他的几首歌都非常喜欢,特点是曲调优美,忧伤中带点激昂,可能是比较契合我现在的心绪吧;另外就是动听婉转的女声,听着也很享受。几首代表作 Faded、Sing Me to Sleep、Alone、Darkside 我都挺喜欢的,可能在审美方面,大家的欣赏品味都趋同吧。
互联网
刚开始就面向性能选择编程语言可能是一种过早的优化
Python 核心开发者为 Python 性能问题辩护的文章,里边讲了些常识性的道理,比如要权衡开发的效率和快速原型迭代等;以及当要优化时可以采取的步骤和方法等,值得看一下。当然反对者也是有理由的,比如 PyPy 很多人总认为无法用到生产环境,也不大会去尝试;另外一些现代的静态编程语言比如 Go、Rust,它们本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简洁性也做得很好了,所以可选择的范围也多了。
科技
着凉与感冒
新语丝上关于着凉与感冒的科普,能纠正很多人的看法:
现在,科学界对着凉与感冒的关系已经基本清楚:普通感冒是由感冒病毒导致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,寒冷的环境能促进感冒的发生(通过增强病毒在体外的生存时长、增加病毒感染的机会、降低呼吸道细胞对病毒的免疫力等),但着凉本身和感冒基本无关。
文章主要是从研究的历史的角度来讲的,看着还蛮有意思的,能知道科学研究的严谨和论证的充分性。如果仅仅是想看科学道理的话,还可以看方舟子之前写的这篇短文“感冒”并非“伤风”。在生活中经常碰到跟朋友的一些观念看法不同的时候,这时哪怕你用尽全力恐怕也无法说服对方,因为观念可能是根深蒂固的。比如你拿这篇讲着凉与感冒的关系的文章给朋友看,他可能未必看得进去,更不要说认同了。但我觉得这种科学地看待问题的方式,是值得我们学习的,那就是不轻信盲从,而借由科学的方法可以获得真知。
人文
丘成桐《我的几何人生》读后
互联网
How we built a $1m ARR SaaS startup
一对工程师和设计师夫妇创业做的产品反馈 SaaS 产品,还记得3年前分享过他们的文章,这次再看到总结还是很欣喜,喜欢这种简单纯粹的成功。确实还有许多公司像他们一样沿着类似的路途行进,但却未必成功了,所以那些看似简单的道理实践起来却未必容易,学学别人的经验,看看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挺好的。
互联网
《经济学人》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启示
作者分析了经济学人杂志转型过程中所采取的一些方式,横向对比了一些类似的传统新闻媒体。总之结果还不错,但我觉得因为幸存者偏差的存在,适合别人的未必就适合你,不过可以借鉴它们的经验和获得启示,对从事媒体行业以及对媒体感兴趣的人们。
互联网
Product Hunt 团队关闭 Sip 后的复盘
Sip 是他们做的一个科技新闻摘要的产品,过程和经历挺有意思的,对于信息流类似的产品都可以参考。他们最后总结了几点:
-
去中心化、可扩展一开始就要置入产品里
-
关注指标数据,和宏观态势
-
实际执行总是比预期的时间要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