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北京待过一段时间,在一个叫总学馆的地方,我曾想那是我离梦想很近的一次。如今,离开已经好久了,远距离观察和回想,也别有一番滋味,就像一坛发酵恰到好处的酒,香醇满溢,正是品尝的时候。也是一个纪念。

总学馆

老何,你好

老何是我接触的第一个人,一路走来,我们有极大的共识和认同。

学馆意在做人文社科方面的文化传播工作,创始人也是相关学科的学者,还有媒体人等。它本质上有些类似传统报刊的文化版块,只是在这个互联网时代,媒体一直在转型,而创始人也有很大的抱负,从品牌、风格到目标受众上,都有自己特立独行的一面。

老何在馆里负责很多工作,我跟他打交道也多。他身体很壮,每周例行踢两次足球,人比较好玩有趣,额头高,头发立,声音圆润响亮,还有实成。从他那儿我知道或认识了不少人,老何也有意给我引荐,重要的是那些人是我感兴趣的。黄老师曾经略带激昂地举过老何火车上让卧铺的例子,来说明他的善良,他们是多年的老友。老何很少就工作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,馆里开集体会他通常介绍自己就是为大家服务的。给我的感觉是老何会认真地执行工作,包括学馆宣传、招人、与名师沟通、苦力活等,老何都不遗余力地做。

老何作为领导,跟大家打成一片,他会称呼你为X老师,真是毫无违和戏谑之感,除了你自己内心小小地唏嘘一下。印象中他只会在群里说一些规定的时候严肃些。除此外,老何是宽容的,他可以不计前嫌地与人交往。

我想我没打动老何,就像一扇门关上了。逝去的终归会流入沧海,唯愿斯人安好。

学馆有关学问

学馆主打的一个栏目是人文七艺,选择的代表现代化的七个学科门类,相应的形成专栏的形式。系统性的框架对学者来说尤其有着魅力,在认知哲学层面上,这是我大学时空闲广泛涉猎才会想的事。人文七艺应该说寄托了创始人的思想,所以在执着的追求,但难度一点不小。

学馆能邀请到很多人文社科领域的学者,如此阵仗,能组织起来的人真不多。这除了创始人们多年的相关工作和深耕,还有创始人老郭是个义人的因素,义人是什么?引施展先生的一句话:

所谓义人,就在于他明知自己的抉择可能带来不利的后果,仍毅然决然地投身其中,这才是真正的道德良知,才带来人格上真正的超迈绝伦。

初到学馆的时候,我颇有种独特的感觉,比如“千夫诺诺,不如一士谔谔”,记得老郭后来激愤时说过一句话“中国的知识分子被打断了脊梁,中国的百姓都吓破了胆”,嗯我算吓破了胆中的一个。还有就是强烈的凝聚力和虹吸,名流纷至沓来。经常性的,说起某个学者时,老郭就会说他知道,可以请过来给我们讲讲,如果你刚好比较了解这个人,那就会有种很爽的感觉。

曾听编辑部的同事讲在馆的感受,就像在上写作课一样,还有工资拿。如果你喜欢这件事,哪怕比较困难,也会享受这个过程。

互联网上做文化

我有时候想学馆会做成啥样子,运营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。学馆目前推出了名家讲书的音频,已经一个月多,在公众号“明白APP”里边可以看,作为经典阅读可以尝试。但经典呢很容易束之高阁,如果把它比作互联网上的出版,又有个问题是品牌影响力和渠道,要经过培育市场的过程,好在学馆的那些学者本身就自带流量。

那么讨论下短平快的品类,像图文专栏的形式,如果不是功利实用性的就很难吸引大量用户。而且因为是低频应用,没有社区的概念,只能讲社群,所以不会有病毒式爆发增长。如果走泛化媒体的路线,那就不要想着收费,只有佼佼者像纽约时报、财新传媒等才可以。像杂志书则是市场上存在的,比如界面正午、骚客文艺、中国三明治等,而传统的杂志书也有读库等做得好的。媒体的广告模式也可以采用。还有线上线下结合,像单向街书店一样,走长尾忠实用户。

视频或直播最好是热点话题或轻松点的,如果是要用户学习就比较困难,会有高门槛,人脑倾向于懒和零碎,难以认真集中的学习。

学馆的一个弱点是不擅营销,所以就靠用户口碑了,因此重在积累。适当运用增长黑客的技术,开些脑洞,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。

随着长期的运营,用户和内容会相互塑造,内容会变得更加的用户友好,而面向的用户群也将越来越大。

那些有意思的人

黄老师,很沉稳的一个人,穿衣也有范儿,记得冬天是黑色大衣,春天中山装,一直习书法。黄老师待人很谦和,表达时不紧不慢,而且有学问,非常认真,会专注地听别人的观点,常常看到他一个人在书房里。黄老师闲了的时候也会和大家玩在一起,开玩笑大胆低俗,跟老何有一拼,高兴时则开怀大笑。

我觉得燕姐挺复杂的,也许是因为她是个写作者的缘故吧。燕姐的交游生活很丰富,她写爱情那篇特别触动我,对一个大的主题驾轻就熟也是种才华,有着宏大的视角,她写自己感情时就深情细腻多了。她的乐观给人以希望。燕姐的心态也好,她写公号文章,下笔很快,收到不少恭维赞扬,她都欣然接受,对啊为什么不呢?到了生活中真正接触,会发现燕姐对人非常热情,然后是能讲故事,娓娓道来。

我有幸到老郭家里吃过三次饭,但我不够了解他。老郭为人处事拿捏的很到位,也有点风骨,必要时会放下身段,厚揽别人。

我的近邻

涛爷一开始就给我极大的支持和信任,我有些做的不好的地方,一方面是能力有限,另外也是和团队的整体氛围有关吧。

跟马可鬼混的时候挺多,他好比一个窗口,能让我睁眼看学馆。日后还唠嗑了许多,因为老马这人比较外向,也喜欢跟人交流。

贤忠送我秦晖老师的绝版书《走出帝制:从晚清到民国的历史回望》,有被金蛋砸中的感觉。我承认编辑部的人还是有点深藏不露,不可小觑。

学馆有个福利,感觉经常有各地的朋友寄吃的过来,主要是他们结交广泛吧。还有一帮开心的小伙伴,大家在一起都挺畅快友好,对待公司的产品也像孕育的宝贝一样,宣传推广。

寄语

创业维艰,学馆倾注了几个创始人的心血,就此来讲他们的坚持和带领大家往前走,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敬佩的事。

在这个喧嚣的时代,也有许多朴实低调默默地做事的人,为此时常的鼓与呼总是没错的。学馆目前在招聘,如果你人在北京,还比较感兴趣,那可以试试

就此告别,蓦然回首遥相望,是不是就够了?也许吧。假如能历经跋涉,日后再次相遇,而发现还有当初共事的感觉和未曾丧失的共同兴趣激情,那是不是会更好呢。

分类: 生活

发起讨论 文新社区